从古至今,人们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过。在望远镜(telescope)发明前,人们对宇宙的了解都基于肉眼的观察。我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而西方则有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Ptolemy)提出的地心说。在十六世纪,哥白尼(Kopernik)提出了日心说,颠覆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理论,而伽利略 (Galileo)发明的望远镜为观测天体提供了好的条件,也为哥白尼的学说找到了证据。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Bruno)为了维护日心说在罗马百花广场被教会处以火刑的故事广为人知。 考到有关于天文学的话题,应该弄清楚astronomy和 cosmology这两个单词。天文学(astronomy)指的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内容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动规律。而宇宙学(cosmology)指的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宇宙的结构和演化的天文学分支学科。因此,天文学的概念加广泛,宇宙学是其分支学科。天文学研究的天体(celestial body)包括恒星(star)、行星(planet)及其卫星(satellite),小行星(asteroids)、彗星(comet)、流星 (meteor)、陨石(meteorite)等。这些天体又组成了星系(galaxy)、星团(star cluster)、星群(asterism)。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地球所处的太阳系(solar system),这也是人类唯一能够直接观测的星系,而太阳系只是由无数恒星系组成的银河系(milky way galaxy)中的普通一员。太阳系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1) 太阳:包括了光球(photosphere)、色球层(chromosphere)和日冕(solar corona)。光球即我们平时看到的太阳圆面;色球层指的是紧贴光球的大气;日冕是太阳大气的 外层。在日全食(solar eclipse)中,我们可以看到色球层和日冕。我们都知道,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的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巨大。太阳为地球提供热能和光能,太阳大气层中的太阳黑子(sunspot)、耀斑(solar flare)和日珥(solar prominence)活动会使太阳风大大增加,从而影响地球的通讯和航天设备的正常工作。太阳风指的是太阳放射出的电子流,也可以称之了行星际物质(interplantary matter)。在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的交互作用中就产生了美丽的极光(aurora)。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