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 宋媛婧
在众多雅思阅读题型中,段落大意匹配题(List of Headings)一向是许多烤鸭的“老大难”问题。而且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发现这一题型经常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有些学生能够很好地应对,正确率也颇高;而有些学生一做就几乎全错,出现匹配题惯有的“连锁反应”。段落大意匹配题真的有那么难吗?今天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的雅思就来给大家从浅入深地了解这一题型的特点及解法。
一、出题形式
考题中给出一个选项方框,框中列出若干以小写罗马数字为编号的名词性短语或短句,如“Effects of initial MIRTP measures”,方框下方为题干,给出用英文字母为编号的段落名,如“Paragraph A”,有时也会将几段内容合并在一起,以“Section”为编号。该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在方框中选出合适的选项作为出题段落或章节的标题。重点考察学生段落大意的概括能力和中心主题句的寻找能力。
二、题型特点
笔者归纳了以下几条:
三、考查技能
1. 逻辑关联能力
很多题材与体裁鲜明的文章,我们通过观察标题、副标题、图片了解文章的主题之后,对于文章的行文思路已经可以做出大致的预判。再通过阅读和分析所有的heading,推测它们之间的前后逻辑顺序,脑中就应该形成了基本的逻辑链。 后对应文章,答案就不难得出了。
以剑4的Volcanoes—earth-shattering news为例,我们看完文章的标题和图片后,了解到这是一篇介绍火山爆发的关于地质现象的说明文,而此类说明文的一般行文思路为背景概述—>形成原因—>形成类型—>造成影响—>采取措施,非常类似于维基百科式的描述。有了这样一个基本概念之后,再阅读所有heading,不难发现标题iii-i-iv-ii(vi)-v就是按这样的逻辑走的, 后对应文章,排除干扰项和多余项,就能很快得出正确答案了。当然这样的文章不会很多,但如果幸运地碰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解题。
2. 预测及同义转换能力
有的同学之所以觉得这一题型难,或正确率比较低,不是因为文章看不懂,而是因为无法将每个heading与文章的段落联系起来。笔者通常不建议学生将段落全部看完再去寻找匹配的heading,而是采取相反的步骤,看完所有heading,根据每个heading进行文章内容的预测,寻找匹配段落。那么这个时候,考生的预测与同义转换能力就会要求很高。
以剑8The Little Ice Age为例,通过这篇段标呈现的所有heading,我们看一下如何对其进行段落内容的预测。
个heading划出predicting, 作出的预测是相应段落会出现将来时或者predict这个单词的同义转换,如project、forecast、anticipate等,第二个heading划出today,相应段落可能出现现在的时间,或同样表达当今这个含义的单词,如present、modern、nowadays等,三四九三个heading比较类似,出现了非文章主题词(Little Ice Age)和高频词(climate change)的实义名词,假如某段是这个标题,那么这些实义名词(human, city, food)应该会在段落中多次出现,第六个heading可以通过records这个单词预测数据的存在,而第七个heading可以通过a thousand years预测时间的存在。这样一个个heading快速分析下来,我们在寻找对应的段落时目标性会强,准确性也会高。
3. 寻找主题句的能力
主题句通常为概括性的句子,如“Controlled airspace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different types…”(剑8 Air Traffic Control in the USA),而与之相反的细节句起的是支持主题作用,表现形式通常为例子、数据、引用的话等,如“In general, from 365m above the ground and higher, the entire country is blanketed by controlled airspace.”(剑8 Air Traffic Control in the USA)。我们首先要学会区分这两种句子,才能有效地得出段落大意。
而主题句常常会在段落的这些地方出现:
1) 段首。这是 常见的一种情况,概率达到一半以上。因为大多数西方人喜欢在学术性文章中采用演绎型(Deductive)的阐述思路,即先表达论点,再用论据加以说明。通常句为概括性的句子,第二句为细节句并且没有出现转折的情况,可判断段首即为主题句。而句为问句时往往也是主题句。例如剑7的Making Every Drop Count中G段的主题句即为句问句What explains this remarkable turn of events?
2) 第二句(或句的后半句)。这种情况还可以进行细分:A. 句为承上启下句,如剑7的Making Every Drop Count中D段句The consequences of our water policies extend beyond jeopardizing human health 就是总结上段内容的。B. 句为过渡句,如剑8的The Little Ice Age中F段句Global temperatures began to rise slowly after 1850, with the beginning of the Modern Warm Period. 明显在进行话题的转换。C. 句与第二句为转折或对比关系,这时往往会有明显的信号词出现,如but、however、although等。同样在剑7的Making Every Drop Count中H段的主题句就为第二句话,可以看到句子前面带有But这一转折词。D. 第二句为隐含转折,反驳了句话的观点。如剑6的Advantages of Public transport中C段前两句呈现的内容:“There is a widespread belief that…The example of European cities refutes that.”
3) 尾句。如果主题句出现在尾句,证明段落采用的是归纳型(Inductive)的阐述思路。往往段落先列出大量论据,再总结核心观点。剑7的Making Every Drop Count中F段的主题句就出现在段尾“And in a few parts of the world, demand has actually fallen.”
4) 段落由几个事例构成,无明显主题句。如剑8的Air Traffic Control in the USA中C段内容就是由两起事件发展构成的,并没有明显的主题句,需要考生自己总结。但字里行间会透出heading的重现,比如coincidental对应文中的fortuitous, developments对应文中developed、improved等单词。
5) 转折词之后。这一点类似于句与第二句形成对比关系,则主题句在第二句的情况。因为不论转折词出现在什么地方,都是作者需要非常强调的部分,所以往往段落的主旨就是体现在这个地方。但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分清楚这个转折到底是针对整个段落的语义还是某个细节。
6) 对于section的主题句,一般阅读它所包含的每个段落的段首。如剑7的Makete Integrated Rural Transport Project中,我们阅读完Section B的两段首句“When the project began, Makete District was virtually totally isolated during the rainy season.”、“Before solutions could be proposed, the problems had to be understood.”则可以总结出答案应为“ii Identifying the main transport problems”。
7) 当主题句较难理解或找不到主题句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段落中比较通俗易懂且论证效果较强的部分概括出段落大意,如例子(for example, for instance..)和特殊标点符号处(‘xx’, ?, —)。如剑6的Advantages of Public transport中的A段首句,很多同学不认识democratic这个单词,所以没办法和heading中的people power联系起来,那么我们通过阅读下面表述较为通俗的例子,则可以比较容易地概括出这段话的大意了。
四、解题步骤
通过以上对于段落大意匹配题的分析,相信同学们一定对这一题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当然所有的理论指导都需要不断实践才能巩固和改善,并且一种方法不可能适用于所有人,例如笔者常常会建议那些本身基础非常好的同学,就直接去通读全段然后进行答案的匹配,对于这样的同学来说,难度也不大,且答案为险。所以同学们还是需要不断练习,找出 适合自己的解题套路。 (责任编辑:admin) |